学术论文

PPH结合外剥内扎早期手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临床研究——总结报告

2020-11-18 15:01    作者: 未知

  阜阳兆岐肛肠医院 余传学 余洪艳 韦俊武

  序言

  急性环状混合痔,俗称嵌顿性混合痔,是内痔脱出至肛管外不能还纳的一种疾病,是肛肠科常见急症之一。痔疮的发病率占肛肠疾病总人数的87.25%,其中急性环状混合痔占痔疮总数的1/4,以中青年和孕产期妇女较为常见。急性环状混合痔是因痔核脱出不能还纳,嵌顿后充血水肿,以肿痛为首要症状,发病急骤,患者疼痛难以忍受。治疗方法以往通常是先消炎消肿后再行手术治疗。消炎消肿的过程漫长,患者承受的痛苦难以想象,或者是分次手术,患者承担着巨大的痛苦,还有时间压力、经济压力。我院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后,已经采用单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一次手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,但相对伤口较多,术后患者反应较重,肛管损伤较大,皮桥容易断裂,伤口水肿几率较大,容易出现肛门狭窄等并发症。无论哪种治疗方式,患者都要承受巨大的疾病痛苦和手术带来的时间压力和并发症。因此,对于急性环状混合痔的治疗寻求一种十分便捷有效,损伤小、恢复快、并发症少、一次治愈的方法成为我们的研究目标。

  PPH技术的应用对于肛肠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。PPH技术治疗痔疮的机理可概括为断流、悬吊、减体,通过切除下移的肛垫组织,以达到治疗的目的,主要用于治疗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。我们根据这一治疗原理,结合外剥内扎早期手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取得满意疗效,为肛肠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。

  目前这种方法虽在我国不少地区应用,但仍存在一些问题:

  ① 纳入适应症的病例选择不规范,应用过于泛滥;

  ② 操作细节不规范;

  ③ 术后护理要求不一。

  正因为存在以上诸多问题,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,甚至导致术后产生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。所以有必要对该术式的作用机制、适应症、禁忌症、操作步骤和术后护理要求等更加深入的研究,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,制定出国内同行认可的技术规范和较为完善的疗效评估体系。为此我们申报了此课题,被市卫健委确定为研究课题立项研究。

  一、研究的内容和目标

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针对如何提高PPH结合外剥内扎早期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,优化其治疗方案,规范技术要求,探讨其治疗原理,写出科学客观的临床疗效报告,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。

  通过本项目研究实现的目标是:

  1、进一步优化该术式的适应症、禁忌症;

  2、规范技术操作要求,为提高治愈率、减少并发症、降低复发率提供有效措施和具体方法;

  3、规范术后的护理要求,减少并发症的出现;

  4、总结出完善的治疗方案,在国内期刊杂志发表论文,让该技术在全国城乡推广应用,造福于肛肠病患者;

  5、申报科学进步奖。

  二、研究的方法和路径

  1、方法:

  ① 按适应症纳入标准入选病例

  ② 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

  ③ 观察治疗效果

  ④ 疗效评估

  ⑤ 统计、分析、总结

  2、路径

  三、临床资料

  1、病例来源

  本次上报病例354例,时间为2014年1-12月。均为我院诊断为急性环状混合痔患者。

  2、一般资料

  354例急性环状混合痔患者,随机分为三组,其中151例行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(治疗组),120例行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(对照1组),83例行消炎治疗后再择期手术(对照2组)。

  3、诊断的标准

  急性内痔脱出不能还纳

  4、纳入标准

  ① 符合急性环状混合痔诊断标准患者

  ② 年龄16周岁以上

  ③ 符合上述标准并知情同意者

  5、排除标准

  ①合并直肠类、腹泻、肛周炎症疾病者;

  ②有子宫脱垂、膀胱膨出症状患者;

  ③患有心脑血管、肺、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,糖尿病患者及血液系统疾病者;

  ④处于妊娠期、月经期、产褥期的女性患者;

  ⑤不能配合治疗者。

  6、手术方法

  (1)治疗组:急诊手术。完善术前安全检查,术前2h清洁灌肠,分两次进行;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mg,患者取侧卧位,骶麻或腰麻,麻醉满意后,充分扩肛至3-4指,选择合适吻合器(32或34)。置入肛管扩张器,取出内芯后缝扎固定,消毒直肠粘膜,置入肛镜缝扎器,用小圆针7号丝线在齿线上2.5~4cm处行单荷包缝合,在荷包缝合进针点对侧用一根7号丝线悬吊于荷包缝合线上,继续完成完整的荷包缝合,退出缝扎器,充分旋开吻合器,吻合器钉头伸至荷包缝合线上方,收紧缝合线并打结,用带线器将荷包线尾端自吻合器侧孔带出,适当拉紧荷包线,同时旋紧关闭吻合器,打开保险后击发,保持关闭状态约30s。完成切除、吻合,然后旋转吻合器并退出。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,若有渗血则用7号丝线跨越吻合口行“8”字缝扎止血;对有痔动脉搏动的可疑出血处,可行痔动脉结扎术。术毕,拆除肛管扩张器,PPH术后检查痔核大小和肛缘赘皮情况。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做倒“V”切口,剥离并切除外痔部分达齿线处,连同内痔一并结扎。以外痔为主的混合痔,则做小梭型切口,切除外痔齿线处,根据内痔的大小分别处理,如内痔较大则一并结扎,如内痔较小则不结扎。单纯较大的内痔可做结扎处理,单纯外痔可直接切除。术毕,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,如有明显出血点则电凝止血;创面注射长效麻醉剂,肛内置肛泰栓,双氯化芬酸钠栓各一枚,凡士林纱条包扎伤口,术后24h排便后予中药物熏洗坐浴,创口换药,半导体激光治疗,留院观察3-7d正常排便,复查理化指标正常后出院,门诊定期复查随访。

  (2)对照1组:急诊手术,术前准备同治疗组,麻醉满意后,选择内痔较大部位或水肿较突出部位2-4处行外剥内扎术,先在外痔区外的0.5cm处做倒“V”型切口,分离皮下组织及曲张静脉丛至齿线处,以大弯血管钳钳夹痔核,7号丝线结扎,痔核较大者另用双重结扎或缝扎,剪去结扎线上部分痔核,残端保留约0.5cm,从切口两侧充分剥离血栓,修剪创面,使切口呈梭型放射状,结扎的痔核尽量不在同一平面上,两切口之间皮桥宽度应不能小于0.5cm。其他外痔部分可采用小切口减压,若外痔呈环形可采用皮桥重建,结扎切除后置入肛门镜,用1:1消痔灵注射痔核上方松弛直肠粘膜、未结扎的较小痔核及结扎切除的痔核残端,注射完毕后用食指按摩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,术后肛门大小以能顺利通过2指为宜,若结扎点过多,肛门宽度不够,可配合肛门括约肌松解术,术后处理同治疗组。

  (3)对照2组:采用药物熏洗坐浴,静脉使用抗生素、消肿等药物治疗,待水肿好转,痔核能还纳后再行手术治疗,一般一周左右,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同对照1组。

  7、观察指标

  观察的疗效性指标为症状、体征的改善情况;观察的安全指标为生化指标检查及不良反应等,治疗的患者从第一天开始观察记录,主要记录患者大小便情况,排便是否通畅,疼痛程度,是否有肿物脱出,皮桥保留情况,有无出血,坠胀,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和住院时间,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评估治疗效果。

  8、疗效评估标准

  治愈:症状、体征消失,创面愈合。

  好转:症状、体征改善,创面愈合。

  无效:症状、体征无改变,创面未愈合。

  四、结果

  三组患者全部治愈,总有效率均为100%,组间比较差异之统计学定义P>0.05。但治疗组术后尿潴留、创口疼痛不可耐受,创口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。P<0.05(是下表)

  五、讨论

  急性环状混合痔是环状混合痔的内治部分脱出肛外发生嵌顿坏死,血栓形成、痔核高度水肿,患者痛苦剧烈。是肛肠外科急症之一。急性环状混合痔痔核脱出体积较大,肛管水肿明显,虽有炎症出现,但深部组织、附近粘膜、外括约肌皮下均无明显改变,故急性环状混合痔早期手术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。早期行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切口多,术后疼痛、尿潴留、创口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,恢复时间长,易出现皮桥断裂或肛管缺损,且因结扎部位过多,易致肛门狭窄。保守治疗待水肿好转后再择期手术,患者需要忍受长时间保守治疗期间的痛苦,病程长、痛苦大、恢复慢。急性环状混合痔早期手术,先行PPH可使肛垫上提,内外痔的体积明显缩小,从而使环状混合痔变成孤立的混合痔。再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,可明显减少手术切口,更好的保留皮桥和粘膜桥,术后发生肛门狭窄机会小,术后恢复时间短。

  总之,PPH结合外剥内扎早期手术,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,可减少手术并发症,消除痔症状,又能获得良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。

  此术式与其它术式相比,虽有明显优势,但临床上仍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出现,比如:复发、吻合口出血、吻合口狭窄、肛门坠胀等。笔者认为以上并发症可从严把手术适应症、手术操作细节、加强术后护理和随访等方面着手,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。

  1、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,不宜采用本术式,静脉曲张型混合痔行PPH,肛垫上提后静脉团暴露不充分,剥离不彻底容易复发。

  2、疤痕体质患者,术后容易出现吻合口疤痕增生,导致吻合口狭窄,不宜采用本术式。

  3、规范技术操作,荷包缝合尤为重要,具体休现在荷包缝合的高度、深度、均匀度等方面。

  4、规范无菌操作,加强术后换药、抗感染治疗,降低因炎症刺激导致的吻合口疤痕增生和肛门坠胀的发生率。

  5、术中彻底止血,降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。

  6、加强出院后随访,如发现吻合口有疤痕增生、挛缩、钛钉脱落不全等情况,及时做早期处理,降低吻合口狭窄和肛门坠胀的发生率。

  我院将本着精益求精的思想,从以上细节多方面着手,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降至最低,更好的服务肛肠患者。